|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专委会介绍

  • 专委会介绍

    简介
           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全称“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是经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成立的专业学术组织,于2024年9月28日正式组建。专委会立足国家“健康中国”战略部署,紧扣新时代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要求,致力于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医学教育体系,为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现有委员275人,涵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教育管理等专业领域,设名誉主任委员2人,顾问3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6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3人。
           专委会以“新医科”建设为引领,聚焦医学教育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教育改革实践,服务区域发展需求三个核心任务,促进教育链与健康服务链有机衔接,建立标准化师资培训体系,开展医学教育质量评估研究,以此形成可推广的西部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健康陕西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智力支撑和创新动能。
           本专委会将持续深化医学教育供给侧改革,通过完善组织运行机制、拓展学术交流维度、培育标志性教学成果,推动医学教育创新改革。

专委会名单

  • 名誉主委

    吕毅
      
      吕毅,男,62岁,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一附院肝胆病院副院长,陕西省再生医学与外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卫生部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手术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科技委交叉学科与未来技术专委会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疗科技创新发展分会会长等。
      致力于医工结合外科技术创新及医疗设备研发、新型生物材料应用,终末期肝病肝脏移植,肝胆胰肿瘤综合治疗,现代医学教育。在全国率先开展医工交叉学科—“磁外科”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磁外科学概念、建立磁外科体系。国际首创多项磁外科技术。发起并连续举办六届国际磁外科大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等。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及省部级项目近30项。在Annals of Surgery, Hepatology等发表SCI论文367篇。担任《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副总编、《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副主编、《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主编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5项,美国专利1项。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陕西省五四青年奖、陕西省道德模范、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人物奖,“人民名医·卓越建树”、“健康卫士·医德风范”荣誉称号等。
    张登本
    张登本
     
  • 顾问

    刘昌
      
      刘昌,女,58岁,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外科重症与生命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器官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参与完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主持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名师团队,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论文被Nature等国际知名杂志收录。开展西北地区首例改良ALPPS手术治疗复杂肝脏病变、首例冠腔分流手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泛复杂腹腔感染”概念和“腹腔感染分区”理念。擅长肝脏、胆管肿瘤及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在肝脏移植方面有较深造诣。
    闫平慧
      
      闫平慧,男,63岁,1986年6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校教学名师。现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专委会顾问,陕西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督导专家组组长。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38年。先后担任全国中医药院校“十五”~“十四五”《诊断学》教材的编委及副主编,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诊断学”负责人。曾担任《文化养生》等十余部著作的副主编。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全国高校教学督导案例二等奖。
    张明
      
      张明,男,60岁,中共党员,博士/博士后,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人才培养处处长兼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实用放射学杂志》主编。
      陕西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西安交通大学卓越教学奖、西安交通大学名师、名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法医学、康复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学会副会长、医学会常务理事;《实用放射学杂志》主编;中华放射学会委员,陕西省放射学会主委;获得陕西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六项;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 主任委员

    李小鹏
      
      李小鹏 ,男,52岁,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名医”称号。
      一、学术任职: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腹部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会员
      中国抗癌协会第四届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超声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专科建设专委会委员
      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常务理事兼超声专委会主任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超声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医学会超声分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整合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
      陕西省肿瘤个体化诊疗专业及生物样本库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医师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陕西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图像图形学会理事
      西安市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
      西安市声学会理事
      二、主要研究方向: 
      腹部及肿瘤精准介入诊疗超声。《食道心房起搏CDFI负荷超声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叁等奖。参编《现代实用超声诊断学》,发表腹部及介入超声等相关研究性论文及SCI论文论文70余篇,培养多名研究生。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课题和西安交大创新基金课题多项。参与编写结核性胸膜炎超声诊断、分型及介入治疗专家共识2022版
      三、标志性医疗技术:
    有肿瘤精准射频治疗、囊肿、脓肿穿刺抽吸和置管引流、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及置管引流、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妇产科及呼吸系统介入性超声,术中超声等工作,甲状腺精准诊疗技术领先,胎儿产时外科手术为西北首例。
  • 副主任委员

    王渊
      
      王渊 ,男,52岁,汉族,研究生学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医学部人才培养处副处长。
      中国高等教学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全国医学发展中心医学教育研究联盟  常务理事
      2020-2024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医学类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医学整合课程联盟、西部医学教育联盟秘、西北医学教育联盟秘书长
      中国医学教育PBL案例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器官-系统整合教材评审委员会秘书长
      2002年起从事医学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曾主持或参与教育部、陕西省课题15项,分享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陕西省政府教学成果奖特、一、二等奖7项。
    王勇刚
     
      王勇刚,副主任医师,中医骨伤专业医学硕士,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陕西省中医医院医疗管理处副处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副主任,国家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副主任。
    第11批援马拉维中国医疗队队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折疏松专委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疾病多学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专委会委员,西咸新区中医药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数据质控中心副主任。
    米阳
     
      米阳,男,52岁,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副院长,产前诊断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营养与代谢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会副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生命早期发育与疾病防控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妇幼健康研究会母胎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传播学会医院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
      主要从事围产医学工作,擅长高危孕产妇的孕期管理及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尤其是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在宫颈机能环扎、早产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近年来承担国家、省级科研课题,重大项目共计8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
    李雁
      
      李雁,女,45岁,研究生学历,内科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学部部长,现为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学组成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长期致力于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与质量控制,临床教学综合改革与实践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项,参与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项。曾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共5项。发表中英文教学论文10余篇,其中英文论文被SCI收录,中文论文发表在《中国大学教学》《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国医学伦理学》等杂志,曾获全国百篇优秀教学论文奖。曾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等地研修学习。
    李晓乾
      
      李晓乾,女,45岁,副教授,中共党员,中国护理职教联盟、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员,致力于护理和公共卫生方向研究。 现任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副院长。
      2004年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护理专业,2014年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专业,2015年访学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荣获陕西省师德标兵,渭南市第二批特支计划教学领军人才,渭南市“青年五四奖章”;渭南市“巾帼标兵”;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等多项荣誉。任职以来,从事《基础护理学》、《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学》等教学工作,年均授课200学时以上。教学成绩突出,主持的《老年护理》课程获批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在省级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三等奖;在我院教学竞赛中5次获一等奖,2次获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和陕西省举办的高职护理技能大赛5次,获奖4次;多次受邀进行外聘讲座。
      主持参与省级、市级、校级各类课题等30余项,先后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3余篇,论文曾荣获“渭南市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及学术成果”三等奖。主参编教材《老年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伦理与法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学》等教材10余部,其中《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获批陕西省十四五规划教材。
    李雪萍
      
      李雪萍,女,58岁,内科学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安医学院副院长、国家“双万计划”一流课程《诊断学》负责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负责人、西安市老龄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医学院慢病防治与研究转化化中心主任。
      李雪萍教授是陕西省第八届教学名师、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陕西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医学院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会长。承担陕西省重大科技研究项目多项,主要科研方向为内分泌代谢病发生机制研究。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发表教研论文、研究报告70余篇。
    欧阳静
      
      欧阳静,女,52岁,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基地的负责人,陕西高校创新智库“一带一路”中医药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管理学科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医药管理交叉学科负责人。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国际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40项,出版专著、主编参编国家、行业规划教材2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荣获各类科研奖励10余项。
    赵海康
      
      赵海康,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陕西省一流专业负责人,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
      学术任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颅神经修复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脑疾病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委、陕西省医师协会颅底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委、《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编委、《中国医院管理》常务理事、《中国医学伦理学》编委、《中华创伤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学术成果:获各级各类课题资助18项;发表科研论文96篇,其中SCI收录27篇;获国家专利40项;编写教材著作8部;荣获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西安市卫生领域“西安之星”、西安医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等荣誉。
    种铁
      
      种铁,男,58岁,医学博士、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国老年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兼男科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肿瘤学组副组长、陕西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泌尿外科质控中心主任、陕西省康复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泌尿外科联盟主任。
      熟练处理泌尿外科疑难复杂疾病,擅长机器人/腹腔镜微创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参编(译)著6部,获批专利6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3项,西安市科技进步奖1项,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首届“西安之星”、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名医”等荣誉称号。
    段降龙
      
      段降龙,男,55岁,医学博士,生物学博士后,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病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医疗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消化道疾病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2项,重点研发计划1项,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创新能力支撑计划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贺五四
      
      贺五四,男,50岁,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副教授),2019年9月任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党委副书记,2020年12月任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副院长,2023年9月任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党委书记。
      发表论文6篇:2011年02期《西部大开发》发表:《巧借韦恩图渗透中职德育教学》;2012年01期《读与写》发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012年03期《读与写》发表:《浅谈中职德育教师如何做好教育工作》;2013年04期《读与写》发表:《浅谈学生干部的培养》;2016年03期《读与写》发表:《试论中职德育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论著1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副主编。
    殷继超
      
      殷继超,男,49岁,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西安市卫生学校校长。先后师从于陕西省名老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德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原院长石学敏教授,为陕西省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第四代主要学术继承人,长安郭氏骨伤学术流派第三代传承人,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筋骨痛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及基础研究。
      目前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多个国家、省、市级学术团体副主委、常委、委员职务。
      主持省、市级课题13项,参与国家973以及省市级科研立项25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专利7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 10余篇,参与中国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指南2017版、2019版的编写工作。
      擅长运用正骨理筋手法、超声引导下针刺技术以及冲击波技术治疗各类颈肩腰腿疼痛、软组织损伤及难治性疼痛,尤其善于进行徒手快速除痛及整体姿势调整。日常临床科研工作中,在流派“四辨”理论(辨体、辨证、辨病、辨位)指导下,形成了以“除痛、正骨、理筋、强肌肉、调气机”为原则的治疗风格。并倡导医生和患者共同配合,建立医患共建式的以人为本的诊疗模式。
    高枫
      
      高枫,男,48岁,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生理学教授。现任延安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兼)、医学院教学办主任。
    主要从事脊髓损伤与修复、退行性神经病变分子机制研;获批省级课题3题,地厅级4项目,其它纵向6项,横向课题2项,在研2项,其余均已结题;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3篇,其中SCI收录期刊5篇,CSCD收录期刊6篇,核心期刊22篇;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延安市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主持人。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院校联盟理事、陕西省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医学会西安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延安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延安市圣地英才。
    董盛
      
      董盛,男,47岁,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级医院评审专家,国家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专家,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医政智库专家。陕西省“院校+师承制”中医人才培养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5G入库专家,咸阳市“科技大使”,咸阳市“三五”人才,咸阳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咸阳市十佳卫生健康工作者,秦创原中医药产业创新聚焦区专家顾问,咸阳市医学会信息分会顾问委员,陕西中医药大学高水平重点学科中医肾病学科带头人,陕西省第二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成员。
      参与并主持国家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课题10项。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篇,参编教材3部,著作3部。作为主要参与人荣获咸阳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谢娟平
      
      谢娟平,女,53岁,博士,教授,安康学院医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兼)。陕西省“特支计划”人才,安康市突出贡献专家,安康学院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陕西省药学类专业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药药理学会常务委员,安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秦巴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平台主任,安康学院“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微量元素及生物医学。主持陕西省科技厅“13115”重大项目和重大产业链研发项目各3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3项,卫生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项目及安康市科技局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中国药典2010版 淫羊藿质量标准修订”项目及省、市科技项目多项;主持完成“康静胶囊”(卫食健字[2001]第0222号)的研发,并参与葛根素舌下片、舒筋接骨胶囊、绞股蓝等研发。与企业联合开展淫羊藿、杜仲等道地中药材研发,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2014年主持的淫羊藿、杜仲等相关研究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第1完成人),2010—2017年共获安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其中“安康市硒资源调查与评价”获一等奖。获安康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陕西省“春笋计划”优秀高校指导专家等称号。指导学生获第六届西安高新“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榆林第四届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西安高新“创青春”陕西省大学生创业铜奖、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铜奖。
      工作经历
      1995.07—2001.03 在北京大学安康药物研究院工作(2001.03任工程师),先后从事药物生产、质量监督检验及天然药物研究。期间曾任北京大学安康药物研究院保健食品研究室主任。 
      2007.07—至今  在安康学院任教(2009.12任副教授;2015.12任教授),2012年1月任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期间曾任陕西省富硒食品监督检验中心(安康学院)副主任,秦巴中药资源研发中心副主任,现任安康学院医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兼)。
    雷杰
      
      雷杰 ,男,43岁,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副院长。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陕西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罕见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个体化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青委主委;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军队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参编中英文专著及专家共识1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JCO食管癌》中文版、《现代肿瘤医学》等核心期刊编委,先后被评为中国教育研究学会“全国教育系统教研先进个人”、“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 临床科研创新中青年专家库(肺癌领域)专家、空军军医大学“十佳教学能手”。
  • 秘书长

    辛娟
     
      辛娟,女,41岁,八级职员,博士在读,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专业。现任继续医学教育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继续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以及妇幼群体健康等相关领域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专业研究方向:近三年来,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第五完成人),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两项(第二完成人),省级项目三项(第二、三、五完成人),校级研究生教改项目一项(第二完成人)。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中文文章5篇,SCI一篇(IF:5.2)。陕西省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组说课比赛一等奖。2022年第五届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第四完成人)。2023年《“五爱”引领,融合育人,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文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八完成人)。参编教材2部。
      学术任职方面:《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专业编委会常务编委,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医学教育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青年编委,陕西省基层卫生健康协会常务理事。
  • 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雷杰
      
      雷杰 ,男,43岁,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副院长。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陕西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罕见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个体化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青委主委;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军队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参编中英文专著及专家共识1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JCO食管癌》中文版、《现代肿瘤医学》等核心期刊编委,先后被评为中国教育研究学会“全国教育系统教研先进个人”、“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 临床科研创新中青年专家库(肺癌领域)专家、空军军医大学“十佳教学能手”。
  • 副秘书长

    马佳
    马佳
     
    冯少鹏
    冯少鹏
     
    闫盈
    闫盈
     
  • 常务委员

    常务委员
    马   佳 马   振 马东瑞 王   渊 王小燕 王文博 王宇娟 王勇刚 文国顺 邓慧玲
    石耀武 叶峥嵘 冯少鹏 任郭侠 刘   颖 刘云霞 闫   盈 米   阳 安艳新 祁   磊
    李   雁 李小鹏 李延红 李晓乾 李雪兰 李雪萍 李震寰 杨   伟 杨   莹 肖   栋
    肖新春 吴农田 吴喜利 辛   娟 张红兵 张育军 张桂芳 张静芳 陈   凯 陈延平
    范晋海 欧阳静 欧雪梅 周新立 周熙惠 郑南波 屈鹏飞 孟   勇 赵海康 种   铁
    段降龙 姚   聪 姚志宏 贺五四 袁会军 袁普卫 殷继超 高   枫 高瑞瑞 唐红涛
    黄   毅 常小红 葛   鹏 董   盛 韩鹏勃 谢娟平 蒲   丹 雷   杰 雷   霆  
  • 委员

    委员
    丁晓转 丁海峰 千维娜 马   杨 马   佳 马   振 马东瑞 马爱军 马新凯 王   飞
    王   刚 王   芳 王   沛 王   莉 王   莹 王   晨 王   渊 王   维 王   辉 王   鹏
    王   静 王   瑶 王   璐 王   馨 王小宁 王小雨 王小燕 王文博 王立松 王宇娟
    王建国 王勇刚 王泰哲 王晓伟 王晓军 王晓晓 王黄震 王斌锋 王燕波 车奕宏
    牛   康 文国顺 方立江 尹郸丹 孔新兴 邓慧玲 毋欣桐 石耀武 龙   芳 叶峥嵘
    付   宇 冯少鹏 冯可佩 边永红 吉   锋 吕   行 朱国栋 朱超凡 任艳芸 任郭侠
    刘   卉 刘   冬 刘   丽 刘   柱 刘   洋 刘   楠 刘   颖 刘小五 刘云霞 刘拥军
    刘建荣 刘洋瑞 刘艳红 齐灵铄 齐晓霞 衣   蕾 闫   盈 闫志强 米   阳 安   琦
    安艳新 祁   磊 许明卿 孙   诚 孙   选 孙   雅 孙宏迪 孙晓敏 纪文强 杜   斌
    杜小杰 李   龙 李   丽 李   研 李   昭 李   晟 李   梁 李   维 李   雁 李   锋
    李   锐 李   磊 李   璞 李小鹏 李长胜 李亚妮 李延红 李宏松 李素霞 李晓乾
    李雪兰 李雪萍 李殿忠 李震寰 杨   伟 杨   莹 杨   琳 杨丽萍 杨希茹 杨启梅
    杨柳青 杨粉丽 步延芳 肖   栋 肖   谧 肖新春 吴农田 吴柏云 吴喜利 吴繁胜
    辛   娟 闵昱源 汪   洋 张   岩 张   欣 张   俊 张   娜 张   强 张   媛 张   蓉
    张   微 张   瑾 张   璐 张卜元 张力鹏 张玉凤 张永刚 张红兵 张红爱 张红强
    张育军 张建洛 张孟利 张科楠 张桂芳 张晓青 张乾坤 张婧靖 张静芳 张慧宁
    陆   瑞 陈   凯 陈   佩 陈   婷 陈廷泽 陈延平 陈志辉 陈慧芸 武小龙 武进华
    范晋海 范党鹏 欧   锋 欧阳静 欧雪梅 岳惠玉 金   瑄 周   建 周   戬 周进才
    周新立 周熙惠 庞虎波 郑   龙 郑文博 郑仲磊 郑南波 房武宁 屈海燕 屈敏会
    屈鹏飞 孟   勇 赵   宁 赵   博 赵   鹏 赵   燕 赵本坤 赵会迎 赵晓佳 赵海康
    赵雅峰 郝丹丹 荔   辉 哈海霞 钟璧璟 种   铁 秋   彤 段降龙 段春宇 侯   静
    侯新鸽 祝玉平 祝转波 姚   娟 姚   聪 姚志宏 贺   芳 贺   媛 贺五四 秦泗佳
    袁会军 袁普卫 钱建玉 徐   兵 徐   菁 徐   静 徐艳霞 徐鹏飞 殷可婧 殷继超
    高   飞 高   枫 高   洁 高瑞瑞 郭   静 郭书章 唐红涛 浩育盈 陶飞飞 黄   毅
    曹   静 曹晓春 常小红 崔   磊 康高珍 章碧明 梁嫦娜 葛   鹏 董   盛 董红娟
    董喜梅 董媛媛 蒋亭亭 韩   宁 韩卫丽 韩鹏勃 景   阳 程   医 程丽娜 谢娟平
    靳   斌 蒲   丹 蒲慧慧 雷   杰 雷   培 雷   霆 雷小林 解利平 蔺   沛 谭龙旺
    熊飘飘 薛   艳 薛小茹 霍   敏 魏   超          

青年委员会

  • 副主任委员

  • 秘书

  • 委员

专业学组

  • 专业学组

科普学组

  • 科普学组